室內LED顯示屏光舒適度評價要求涉及多個方面,這些要求旨在確保顯示屏在提供高質量視覺體驗的同時,也能保護觀看者的眼睛健康。以下是對這些要求的詳細歸納:
一、結構特性要求
物理拼縫:在規定的觀看距離條件下,LED顯示屏顯示規定的白場亮度時,應觀察不到物理拼縫。這有助于減少視覺干擾,提升觀看舒適度。
二、功能特性要求
亮度調節:LED顯示屏應具有可隨環境照明亮度變化調節亮度的功能。這可以確保顯示屏在不同光照環境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視覺效果,避免過亮或過暗導致的視覺不適。
色溫調節:顯示屏應具有可調節色溫的功能。通過調整色溫,可以適應不同觀看者的視覺偏好和環境需求,進一步提升光舒適度。
三、光電性能要求
視覺刷新頻率:顯示屏的視覺刷新頻率應達到一定標準,以減少畫面拖影和撕裂現象,提升畫面的流暢度和觀看舒適度。
色度非均勻性:顯示屏的色度非均勻性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以確保畫面色彩的均勻性和一致性。
亮度非均勻性:顯示屏的亮度非均勻性也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避免局部亮度過高或過低導致的視覺不適。
四、光舒適度評價限值
顯示屏亮度:顯示屏的亮度應根據環境照度進行調整,以確保在不同光照環境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視覺效果。一般來說,室內顯示屏的亮度控制在300-800尼特之間會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群的舒適觀看范圍。
亮室對比度:亮室對比度是指顯示屏在亮室環境下的對比度表現。適宜的對比度范圍可以確保圖像的清晰度和視覺舒適度,一般建議顯示屏的對比度控制在1000:1至3000:1之間。
顯示屏與環境亮度比:顯示屏的亮度與環境亮度之比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以避免顯示屏過亮或過暗導致的視覺不適。
屏在觀察者位置的照度:屏在觀察者位置的照度也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以確保觀看者能夠舒適地觀看顯示屏內容。
五、主觀評價要求
評價人員:主觀評價人員應具有正常視力(含校正視力)和正常色彩分辨能力(無色弱、無色盲),包含不同性別、不同年齡,人數應在7人至15人之間。
觀看素材:觀看素材應包括靜止圖片及運動視頻,以全面評估顯示屏的光舒適度。
觀看時間:觀看LED顯示屏的時間應在10分鐘至30分鐘之間,以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。
評價內容:主觀評價人員需要對顯示屏的亮度、閃爍、觀看視角、顯示高度、顯示內容等方面進行評價,并給出具體的分值。
六、使用和維護要求
使用要求:用戶使用前應閱讀用戶手冊,按照制造商的要求進行使用,以確保顯示屏的舒適度和使用壽命。
維護要求:為保證LED顯示屏的舒適度,應進行定期維護。專業的LED顯示屏維修人員才能對其進行維護或檢修。
總的來說,室內LED顯示屏光舒適度評價要求涉及多個方面,包括結構特性、功能特性、光電性能、光舒適度評價限值、主觀評價以及使用和維護要求等。這些要求共同構成了對室內LED顯示屏光舒適度的全面評價體系,有助于提升觀看者的視覺體驗和眼睛健康。